2016-03-21 14:03:28
为了更好地理解下文,请点击查看上一篇分享 ↓↓
分享案例一
一个北京的女孩,从小特别聪明,3岁就识2000个字,能自主阅读。父母为了能上名校,砸锅卖铁,在上小学的时候花了几百万买了学区房当上房奴。给孩子报了奥数、英语等课程,天天跟孩子灌输未来竞争很激烈,再不努力就要输了。孩子小升初的时候,孩子精神压力极大,彻夜失眠,成绩一落千丈,最后休学一年。
那么这个案例想让大家思考几个问题:
父母上名校的期望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对父母来说是:有保障、能找到好工作、对象,感觉上了名校一了百了。但是可能很多父母没有想过一问题:孩子他知道为什么要上名校吗?你说的工作、对象等,这些东西跟孩子有什么关系。他现在那么小,这些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并没有任何激励的意义。但是父母同时会向孩子索取成绩,孩子面对一个抽象的目标,他根本不能激发他的学习动机。
父母为了择校背负很大债务,为孩子付出很多很多之后,会变本加厉的向孩子索取成绩。孩子不能马山给你很好的成绩。父母会变得越来越焦虑,压力越来越大,行为越来越变态。有时候父母觉得做了一些人为对孩子好的事情,对我们来说都意味着是一种伤害。影响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影响我们的幸福感。父母从小就给孩子灌输:你再不努力就没有未来。可能这些父母会觉得还有七八年就要高考了,怎么来的及。
其实很多成功案例显示有的孩子是在高二高三才觉醒,才开始认真读书,他们都可以考取了理想的大学,根本不需要从小学的时候就陷入这么激烈的竞争。一个孩子被父母警告说:你不努力就没有未来,对孩子来说是他背负了在这个年龄段不可能背负的压力。这种压力传递给孩子,孩子扛着,但他并不知道如何才能做到父母所要的未来,如何才能考上名校,因为他在这种压力下,他每天看到的就是每天重复的无聊的学习,他会越来越厌学,成绩会下降,离父母期待越来越远。
这个时候孩子会越来越焦虑,压力也会越来越大,父母也会越来越焦虑。并不是说上的辅导班越多/花在作业上的时间越多,成绩就会越好。这不是成正比的关系。
所以,我们的父母把这种竞争压力传递给孩子,孩子并不知道该怎么做,他在努力的过程中觉得这件事情是非常困难/无趣的,所以会越来越困难。当孩子陷入对未来完全不相信、对自己完全不自信的状态,就会觉得妈妈的要求是不可能完成的要求。孩子背负了很多压力,上很多辅导班,在这个过程中意味着她学习成绩不一定能提高,同时玩的时间减少。孩子喜欢/需要玩,在游戏中学习跟世界/别人去打交道的能力,来了解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则。
如果孩子所有的时间都被学习占满,作为孩子内在真正需要没有被得到满足,那么他的内心会缺失,心灵会枯竭,也就意味着很多事情他都做不好。很多老师觉得我把孩子的所有时间都占满,孩子就应该学习成绩好,但是我们发现不管作业多少成绩好的就是那几个,对于成绩暂时不好,学习习惯没有培养起来,学习能力比较低下的孩子来说,作业越多,压力也就会越大,越来越厌学。任何事情都有度,超过这个度,就会有负面的影响。
这个妈妈给孩子报很多的奥数班,希望孩子学会每个人的精华,其实不是这样的。这样的话,对孩子来说伤害很大,让孩子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他都没有时间去做,这种时候,孩子一定会厌学。
这个案例,父母让孩子产生罪恶感:你不好好学习就对不起爸爸妈妈的付出。孩子在这种状态下:很痛苦、很焦虑。对未来充满恐惧,没有安全感。父母过高的要求造成孩子对未来失去信心,孩子会被现实击败。
分享案例二
一个初中学生,5岁的时候,父母离异。妈妈一直未嫁,经济压力很大,脾气也不好。在孩子小的时候,回家后要么抱怨孩子的爸爸,要么就数落自己的孩子。因为家里事情多,很少开心的跟孩子谈话,家庭之间的交流仅限于敦促学习,抱怨家人。孩子上了初中之后,不能和其他同学正常交往。一方面很自卑,一方面觉得他人对自己不友善,总是觉得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从此学业一落千丈,沉溺于手机。妈妈现在要管也管不了了,非常绝望。
当一个家庭中父母和孩子关系走到这一步,生活中的交流也就仅限于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作息、学习、具体必须解决的事情),很少有真正的对话:对学习/未来/某件事情的看法、母子之间的感情、孩子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抑郁了。小时候父母的吵闹,再加上在他心里爸爸不是一个人(妈妈从小灌输),妈妈不能调整好情绪跟孩子相处。他就成了一个父母健在的孤儿,没有人可以帮他、没有人去为他着想、没有人去帮他解决生活中的遇到的困难。
甚至很多家庭,孩子在学校收到挫折(老师侮辱不尊重孩子),回到家很委屈,父母不维护孩子的自尊,反而当着老师的面对孩子继续批评指责;甚至到了家庭里面,父母更加的变本加厉,这个时候孩子就非常孤独,跟这个世界失去了链接,孩子就会陷入一个人非常危急的状态,那么手机、游戏就会变成他最后的救命稻草。
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的社会新闻:父母去网吧找到自己的孩子,然后自己也非常痛苦,以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打骂。很多孩子在这种情况下无路可走,选择轻生。也有很多孩子选择委曲求全,一边忍受这种折磨,一遍面对现实,这些孩子非常焦虑和痛苦的活着。对于我们来说,可能会有这方面的问题但是不是特别的严重,我们可以适当的调整。
所以这个初中的学生,他觉得自己的爸爸不是人,他妈妈又不能给他尊重,他在家庭里没有价值感和感觉感,觉得自己孤独。在学校里面也不能跟同学正常的交往,孩子到了初高中有没有朋友对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没有朋友,他会不想去上学,总觉得别人都看不起他。
这样的孩子在学校里面受到极大的压力,可是父母老师比较容易忽略这个问题,觉得这没有什么,没有朋友不影响自己的学习生活,可是青春期的孩子要在这个阶段中完成社会化,要通过朋友的评价来确定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来重新认可自己,没有人认可自己,对他来说这个世界是个绝望的世界。所以,孩子在这个时候会受到巨大的打击。
当一个孩子处于这种状态的时候,没有人能帮的到他,老师不能兼顾到他,因为他学习成绩不会太好,所以很多同学也不愿意跟他在一起,父母也看不起自己。所以他就只能玩游戏,游戏又不会评价他,游戏又不会骂他,游戏还给他奖励,你只要努力了就肯定有结果,而且这个奖励是很丰富的、很多元的,让你在这个虚拟的世界纵横捭阖,享受一种在现实世界根本就不可能存在的成功的感受,所以游戏可以给很多人带来这种成功的感受,能够让自己觉得自己还有价值。
1如果我们发现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跟老师的关系不好,我们父母经常去批评/否定他的话,那么可以人为我们的孩子在现实世界是找不到立足之地的,现实世界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就是已经破碎了,所以他需要用游戏来重塑这个世界,游戏是他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这个妈妈看到孩子天天玩游戏,就认为孩子学习不好是因为玩游戏造成的。
其实完全反了,孩子玩游戏是因为他不想去学习,他在学习方面找不到感觉,他不想去学校,不想面对学习这些事情,所以他才会依赖于游戏。妈妈理解不了,经常会因为游戏这个事情对他大喊大叫。各种各样的战争不绝于耳,这种情况下孩子就更加绝望,妈妈也很绝望,整个家庭就处于几乎是一种分崩离析的状态,每个人都觉得活着没有意思。其实真的是这样吗?难道这个家庭就真的会没有转机了吗?难道孩子就不会学习好了吗?他就不可以再有好的学业成绩,好的未来了吗?不是!
因为前面我有说到:只要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在生活、学习中方法得当,都能考上理想的大学。那么这个方法主要还是指的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如果父母把孩子教育的好,方法得当的话,孩子的能力就越来越强,成绩也会越来越好,自信心也会越来越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正向的循环,那么孩子就一定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学。
2如果父母脾气不好,处理方法不好,很不成熟,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情纠缠不清,那我们的孩子就会在这个过程中受到很多的干扰、打击、挫败,然后他遇到的这些问题又没有人可以帮助他解决,所以在学习上越来越难,他不能专注有自信面对这些学习的话,他就一定会越来越差,自信心也会下降。就陷入了这个负面的循环中了,所以不能说他不是学习那块料,而是孩子的成长环境出现了巨大的偏差,所以我们看下父母离异对孩子意味着什么,父母离婚就意味着这个家庭的崩溃,这个家庭的崩溃就意味着这个孩子生存的保障失去了。
因为父母结婚组建家庭是一种经济理论,让后代能够传宗接代能够存活下去的有效的保障。家庭崩溃了以后,孩子会本能的觉得他的未来数不能够得到保障的,虽然他并没有想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这种恐惧是他靠自己不能够解决的。
他没有办法通过理解一些道理、发一个誓我就能够从这种状态中走出来的,对小孩子来说是很难的,所以他是跨越不了这个问题的,他一定会受到巨大的打击,然后在学习上就不能专注,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一个孩子他在学习的时候成天提心吊胆,东想西想自己以后怎么办,爸爸能不能给他一些保障,妈妈能不能跟爸爸恢复关系,他每天都在想这些莫名其妙的事情,那么别的孩子听一堂课可以听30分钟的内容,这个孩子听一节课只能听5分钟,那我们认为他跟其他孩子的差距,不是6倍的关系而是100倍的关系,就是说:他的学习会一塌糊涂、没有希望,别人的学习是能够循序渐进的保持这种稳定。这是父母离婚对这个孩子造成的第一个打击。
第二个妈妈脾气不好,为什么?因为家庭关系不好会给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带来压力,那么每一个成员的压力不能得到有效的化解的话脾气就会变坏,脾气变坏、情绪变坏,然后就会对别人造成伤害,那么在这个家庭里面,妈妈承担着经济压力、社会的压力、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所以,妈妈搞不定,如果说,妈妈不能通过学习发展自己能力的话,那么这个家庭是搞不好的。所以这种时候,妈妈会把这种情绪发泄到自己孩子身上,孩子的生存承担了太多的意义,那他是不堪重负的。其实,在这种家庭关系中,连成年人都承受不了,何况是孩子。
在这种情况下,他是完全没有能力去搞好学习的。我说的是大多数情况,当然也有个别的意外,但是大多数家庭一旦遇到这种家庭关系不好,那么孩子的学习一定是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的。
妈妈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孩子的父亲说他不是一个人,他做的事情都是些蠢事情,他禽兽不如,这个孩子就会对婚姻产生恐惧,就会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产生恐惧,他就很难学会正常的人际交往。一个初中的孩子如果对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抱有那么大的敌意的话,他是很难获得别人的认可和支持的,所以他在人际关系方面一定会受挫。
3前面讲两个概念的时候讲:当下的快乐是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来构建的,也就是说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幸福来说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孩子本身正好在青春期,社会化正好在要完成从家庭走向社会的旅程中,如果这个时候他无法去面对这个挑战的话,对他来说是全面的打击,然后就是让这个孩子根本不想去学校,根本不想学习。他必须要找一种东西来逃避,那么这种东西就是手机。
妈妈跟孩子的交流仅限于学习,那也就是说当妈妈跟孩子之前的关系不是那么和谐,家庭中充满着负能量,孩子在学校中人际关系受挫,学习成绩受挫,其实一个差生是怎么形成的,一个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他是在学习方面反复的遭遇了失败的打击,他一定会变成差生的。所以这个孩子,因为他的家庭关系、人际关系问题,他备受打击不能专注学习,导致学习成绩变差,那么学习成绩变差,就给了他这种失败的打击,那么他的学习自信就会下降,焦虑程度增加,他的学习效率会下降,所以他学习会越来越差,在这个时候,如果妈妈能够跟孩子进行很好的沟通,能够通过跟孩子建立这种强有力的这种信任和爱的关系的话,那么孩子的痛苦能够有一个渠道去化解的话,那么孩子很快就能走出这种困境。
问题是,妈妈没有这种意识也没有这种能力去跟孩子进行这种沟通,因为妈妈根本就不了解孩子的需求,根本就不知道孩子现在需要的是安慰、接纳、心与心的沟通。
4所以不管什么样的孩子,不管多糟的孩子,其实都是能够变好的、都是能够走向成功的。只是说他每一个环节都没有人可以帮到他的话,那么他就注定会失败,所以妈妈跟孩子的交流仅限于学习,那么这个孩子就会觉得妈妈看中的学习而不是爱我,妈妈认为学习成绩比爱我更重要,妈妈觉得学习成绩比我的想法比我的需求更重要,那我就不是一个妈妈眼中的好孩子,我不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我是一个不值得父母爱的孩子,那一个孩子认为自己没有价值,他就不会去做有价值的事情。
什么叫有价值的事情,就是说有挑战的事情、有益于他人的事情、能够让身边的人快乐的事情。什么是没有价值的事情,就是伤害别人、逃避、放弃、沉溺于游戏。
这些都是没有价值的事情或者是很容易去做不需要付出就能做的事情,所以孩子别无选择,他没有能力去面对这个世界,所以他只能做最容易做得事情—逃避。我不想学,我就学不好,你能把我怎么样,所以就沉溺于手机。
刚才我们说了,手机是孩子生命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我们不能去把它剥夺了,如果你的孩子处于这种学习中的困境中的话,你暂时不要去剥夺它,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的话,必须要找一个替代品,就是说要找到一件他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去做。如果说他什么事情都做不下去了,连手机也不能给他了,他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这种情况下,他很有可能去选择这种极端的方式。
这是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一个话题—我们要给孩子坚定地安全坚定地爱的感觉,那么孩子才能够走的更远。
5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孩子的学校生活中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问题是大问题有的问题是小问题,不管是什么问题,你都必须要帮助孩子来面对,你不能是提个要求或者仅仅是批评/指责孩子,他就可以变好的,世界上没有这么容易的成功,从来就没有一个父母通过提一个要求然后批评孩子,孩子就能把事情做好的。
在我们看来,往往是这样的做法会带来负面的作用,你对孩子的要求越多、批评越多,孩子在学习方面的成就感就越低,他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就会越低,他就越没有价值感、安全感。如果一个孩子他的生命仅仅处于一种温饱解决了但是缺少安全感这么一个阶段的话,那么这个孩子不可能去做有意义的事情,他不可能说去追逐我们认为理想的人生或者是梦想。我
我们的孩子不快乐、郁闷,他们就不可能去追逐未来。所以,我们需要让他快乐一点。那快乐一点和学习有没有冲突呐,是不是对立面呐?不是,学习也可以用很快乐的心情去学习,孩子也可以从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感受,然后把学习当成一件非常刺激的事情。但是前提是他要在学习方面找到感觉,那怎么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感觉,怎么让孩子找到这种成功的体验呐?这是我们父母要去创造的环境,这是我们后面的课程要跟大家分享的:我们要学会唤醒和激励来帮助孩子在学习方面找到感觉,你你不要再寄希望于你再提一个要求或者是再抱怨两句孩子就能做,永远没有这种可能。
首先是要解决温饱问题—生理需求,第二要解决安全问题—他要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他要相信父母会永不抛弃自己,他要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如果你不能给他这些东西,你的孩子就会停留在第二层,所以他永远不可能往上走。
第三层是这种被爱的感觉—他在家庭中、社会中要有归属感。第四他要有自尊/尊严。只有前面这四层满足了,孩子才会去寻找自己的使命,才会真正的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否则他根本不知道为谁而学,他根本不愿意为别人去学。这是我们今天了解的两个概念,然后还了解了两个案例,第一个案例是一个小升初的孩子,承受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差点崩溃了,也没有考上理想的初中。
第二个案例是家庭中缺爱,父母离异,妈妈不能和孩子处理好关系,孩子在学校受了很多挫折,没有人帮助到他,所以这种孩子不可能搞好学习,除非是孩子自我觉醒,大多数情况下是会沉沦下去的。以上是今天分享的内容。
上一篇
陶勇老师开讲啦,教您学会怎么做父下一篇
陶勇老师开讲啦,遇到教育难题该咋